fbpx
首頁 健康專題 大腸癌篩查計劃2024|最新登記資格、登記方法、資助金額一覽(持續更新至2024年4月)

大腸癌篩查計劃2024|最新登記資格、登記方法、資助金額一覽(持續更新至2024年4月)

大腸癌篩查計劃2024|最新登記資格、登記方法、資助金額一覽(持續更新至2024年4月)

大腸癌是本港最常見癌症之一。於2021年,共錄得5,899宗新登記個案,當中超過九成患者年齡在50歲或以上,男女患者比例約為1.4比1。大腸癌更是第二位香港最致命癌症,於2022年便錄得2,270宗死亡個案。因此就有進行大腸癌篩查的需要,及早識別較高患病風險人士,以便及早治療,改善治癒成效。

大腸癌篩查計劃採用大便隱血測試作為主要篩查工具。早期大腸癌或會有出血情況,因而引致大便帶血。大便隱血測試能夠將大便中肉眼看不見的血液檢測出來。

如果大便隱血測試結果呈陽性,參加者需接受大腸鏡檢查,以找出大便帶隱血的原因。若檢查過程中發現瘜肉,醫生會把瘜肉切除並進行化驗,此舉同時減低瘜肉變癌的機會。因此,計劃是針對那些沒有病徵而適合進行大腸鏡檢查的人士。

不過,也有部分人士不適宜或不適合參加大腸癌篩查計劃:

以下幾類人士患上大腸癌的風險較高,需要接受大腸鏡檢查,利用末端連接小鏡頭的幼軟管,通過肛門直接檢視大腸壁,準確地找出大腸有否病變。由於計劃利用大便隱血測試,探測大腸內壁的微量出血,因而在沒有出血的情況下,未必把病變識別出來,可能耽誤病情。因此,這類人士不適宜參加計劃。

  • 有大腸癌症狀
  • 曾患大腸癌
  • 有患上大腸長期發炎的病歷例如:潰瘍性結腸炎
  • 證實患有遺傳性的腸病,或有直系親屬患有此病
  • 有大腸瘜肉的病歷
  • 經醫生確認不適宜進行大腸鏡檢查
    • 這類人士即使大便隱血測試結果呈陽性,也由於種種原因,不宜進行大腸鏡檢查,因而失卻參加計劃的意義,更可能產生不必要的焦慮。也有某些情況,即使證實患上大腸癌,其牽涉的治療也不會改善患者的生活質素,根本沒有必要接受大便隱血測試。上述例子包括嚴重心肺毛病、不宜接受手術等。

若沒有明顯的家族史,現時本地的專家建議每一或兩年接受一次大便隱血測試;或每五年接受一次乙狀結腸鏡檢查;或每十年接受一次大腸鏡檢查,以進行大腸癌篩查。由於這三種方法效用相若,所以以下人士不需要同時使用或在建議的時間內參加計劃進行覆檢。

  • 過去十年內曾接受大腸鏡檢查,並且結果正常
  • 過去五年內曾接受乙狀結腸鏡檢查,並且結果正常
  • 過去兩年內曾接受大便隱血測試,並且結果正常

2024年最新合資格參加大腸癌篩查計劃人士:

1948至1974年出生的香港居民可參加計劃

參加計劃人士必須符合下列資格:

  • 年滿50至75歲
  • 持香港身份證#或豁免登記證明書
  • 已加入電子健康紀錄互通系統
  • 但不包括有大腸癌症狀、有高風險因素或指定期限內曾進行大腸癌篩查或檢查的人士。

大腸癌篩查計劃流程:

1. 登記加入電子健康紀錄互通系統
2. 尋找基層醫療醫生

  • 瀏覽衛生署網頁或於辦公時間內致電有專人接聽的3565 6288,以獲取醫生名單及聯絡資料
  • 留意診所門外張貼的標誌

3. 約見基層醫療醫生

  • 於診症當日出示香港身份證或豁免登記證明書
  • 由醫生評估是否適合參加計劃
  • 簽署同意書,登記加入計劃
  • 獲發參加者資料包,內附大便隱血測試採便管

4. 在家採集大便樣本
5. 把樣本交回指定收集點
6. 由醫生安排,通知參加者測試結果

  • 如大便隱血測試結果呈陰性:
    • 留意有否大腸癌症狀
    • 每兩年再接受測試
  • 如大便隱血測試結果呈陽性:
    • 再次見醫生了解測試結果及轉介接受大腸鏡檢查

大腸癌篩查計劃由政府大幅度資助,並沒有設定參加者限額。每次由基層醫療醫生診症獲政府資助280元,包括大便免疫化學測試結果呈陽性後的第二次診症。在計劃下,大便免疫化學測試陽性參加者接受大腸鏡檢查基本服務時,如需切除瘜肉,會獲定額資助8,500元;若無需切除瘜肉,會獲定額資助7,800元。大腸鏡醫生在提供大腸鏡檢查基本服務時,可向參加者收取不多於1,000元的額外費用。

目前,超過1,030名基層醫療醫生參與計劃,診症地點約1,930個,當中約97%的診症地點不需收取額外費用。參與計劃的大腸鏡醫生則有超過240名,在約770個診症地點提供大腸鏡檢查,當中超過70%的診症地點不會就大腸鏡檢查或若需切除瘜肉收取額外費用。

更多詳細資料:大腸癌篩查計劃2024

常見疾病

精選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