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K
甚麼是青光眼?
#眼科專科
青光眼,是一種老年人常見眼疾,其病因是眼壓過高導致視神經線受損,嚴重者可致盲。現時估計全球平均每四十位年過四十歲的成年人就有一人患有青光眼,亦即全球超過六千萬人患有青光眼1 ,當中近九百萬人更會因此而永久失明。青光眼早期至中期可以毫無明顯症狀,青光眼可細分為開放型青光眼 (open-angle glaucoma) 2及閉鎖型青光眼 (closed-angle glaucoma)3, 後者一般會比較嚴重。
甚麼是眼壓過高呢?為何眼壓過高會導致青光眼?
正常情況下,我們的眼睛會不停製造和分泌房水,房水的作用是維持眼球形狀和滋養眼球內細胞,同時間我們的眼睛會有渠道疏導過剩的房水,令眼壓維持正常水平。當有些渠道阻塞,令房水不能疏導時,眼壓便會上升,情況就好像塞了的洗手盤內的水溢出來一樣。眼壓上升後會導致眼球內結構,當中包括視神經線受損,進而影響視力,造成青光眼。
開放型和閉鎖型青光眼有甚麼分別?
開放型青光眼2 | 閉鎖型青光眼3 | |
病理 | 眼內前房角的網狀組織小梁網受到阻塞 | 眼內前房角的網狀組織小梁網受到阻塞 + 葡萄膜鞏膜同時受到阻塞 |
常見度 | 較常見 (約佔90%) | 較不常見(約佔10%) |
症狀 | 初期比較不明顯 | 比較明顯 |
惡化速度 | 比較慢 | 極為快速, 有逼切性要立即治療 |
慢性青光眼患者在病發初期可能沒有明顯病徵,有機會會出現視覺盲點或視野收窄,急性病患者或慢性病患者後期可能出現︰
嚴重頭痛 | 眼痛 | 眼紅 | 視力不清晰 |
如沒有及早治療,青光眼會逐漸影響視力,甚至致盲4。
以下因素會增加青光眼的發病機率5,6:
- 遺傳因素
- 年老 (年過六十)
- 患上糖尿病, 冠心病, 高血壓, 鐮狀紅細胞貧血
- 嚴重近視或遠視
- 眼睛曾經受創或進行過手術
- 眼角膜過薄
- 長期於黑暗環境下使用電子產品
- 使用外用類固醇藥物
早期青光眼可以沒有明顯病徵,患者主要是透過眼科檢查被發現。因此,定期進行眼科檢查是有必要性的。
眼科醫生會進行綜合檢查,包括:
患者一般需要接受長期治療,就算進行手術或激光治療亦不能一次性醫治,需要同時配合長期藥物治療。
藥物治療 | 藥理機制 |
前列腺素 (Prostaglandins)7 | 大幅增加房水流出眼球 |
β受體阻斷藥 (Beta blockers)8 | 減少房水分泌 |
α交感神經作用劑 (Alpha adrenergic agonists)9 | 增加房水流出眼球和減少房水分泌 |
奈舒地爾 (Netarsudil)10 | 增加房水流出眼球 |
激光治療/ 進行手術 | 製造房水流出缺口 |
- 定期進行眼部檢查 (特別是已患上糖尿病, 冠心病, 高血壓, 鐮狀紅細胞貧血, 或其他眼睛疾病)
- 常常運動, 適量運動可減輕眼壓11
- 保護雙眼, 進行高強度運動時戴上護目鏡
- 避免常常在黑暗環境下使用電子產品
病友組織:
康青會
電話:2573 7788
網站:www.hkgpa.org
- Quigley HA. Lancet. 2011;377:1367‐1377.
- Prum BE Jr, Rosenberg LF, Gedde SJ, et al. Ophthalmology. 2016;123:P41‐P111.
- Prum BE Jr, Herndon LW Jr, Moroi SE, et al. Ophthalmology. 2016;123:P1‐P40.
- Weinreb RN, Khaw PT. Lancet. 2004;363:1711‐1720.
- Chauhan BC, Mikelberg FS, Balaszi AG, et al. Arch Ophthalmol. 2008;126:1030‐1036.
- Hengge UR, Ruzicka T, Schwartz RA, Cork MJ. J Am Acad Dermatol. 2006;54:1‐18.
- Orme M, Collins S, Dakin H, Kelly S, Loftus J. Curr Med Res Opin. 2010;26:511‐528.
- Li T, Lindsley K, Rouse B, et al. Ophthalmology. 2016;123:129‐140.
- Loon SC, Liew G, Fung A, Reid SE, Craig JC. Clin Exp Ophthalmol. 2008;36:281‐289.
- RHOPRESSA® (netarsudil ophthalmic solution) 0.02%. Irvine, CA (United States): 2017 Dec 1.
- McMonnies CW. J Optom. 2016 Jul-Sep;9:139-47.